紫气C
返回首页 | 淘宝问答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 时间:2025-11-17 15:03

发布时间:2024-09-09 05:38

| 人浏览

【答案】《国际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1)

单选:30个,每小题1分;多选:10个,每小题2分;判断:10个,每小题1分共10分。平时作业占50分。

总题量 单选 84 多选 20 判断 42

一、单项选择题

01、 保险公司属于( C )。C.金融机构部门

02、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 C )。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03、 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与( A )形成有关。 A.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

04、 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 B )。B.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

05、 非金融资产按其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 B )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06、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A )。 A.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07、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 A )。 A.广义国际收支

08、 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 A )的国民经济核算。 A.各行政区域

09、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 B )进行核算。B.国内生产总值

10、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D )。D.产业部门

11、 国民经济账户与机构部门账户( B )。B.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12、 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 B )B.负债和净值

13、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 D )为基础。D.企业资产负债核算

14、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B )。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 B )

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大型机床更新 C.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D.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

15、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16、 计算工业总产出时应包括( ACD )

A.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 B.上期存储的成品价值 C.半成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 D.在制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

17、 金融账户的来源方记录的是( B、金融负债的增减 )

18、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 D )D.金融资产的的净增加额

19、 劳动适龄人口指( A )。

A.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B.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C.16岁以上的全部人口 D.16岁~60岁的人口

20、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C )

A.500元 B.480元 C.470元 D.400元

21、 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 C )。

A.营业盈余 B.财产收入 C.国民总收入 D.劳动报酬

22、 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 B )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A.时间 B.价格 C.数量 D.综合物价指数

23、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A)

A.第三产业 B.无法确定产业范围 C.第一产业 D.第二产业

24、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支援给灾区。该交易属于(C)

A.无法判断 B.经常转移 C.资本转移 D.现金转移

25、 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 B)

A.负债和净值 B.资产 C.负债 D.净值

2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 D )。

A.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 B.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C.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 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27、 人口出生率是一个( D )。

A.既可以是时点指标,也可以是时期指标 B.以上都对 C.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

28、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A )

A.480元 B.470元 C.400元 D.500元

29、 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 A )。

A.社会劳动者人口 B.劳动年龄人口 C.正在工作和暂时失去工作的人口 D.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适龄人口

30、 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 C )。

A.正在工作和暂时失去工作的人口 B.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适龄人口 C.社会劳动者人口 D.劳动年龄人口

31、 生产账户的初始流量是( C.总产出 )。

A.增加值 B.固定资本消耗 C.总产出 D.中间消耗

32、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 C )。

A.总产出 B.中间消耗 C.增加值 D.固定资本消耗

33、 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B )。

A.国际收支基本差额 B.国际收支总差额 C.进出口差额 D.经常收支差额

34、 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C )。

A.经常收支差额 B.国际收支基本差额 C.国际收支总差额 D.进出口差额

35、 收入分配核算包括( D )

A. B.只包括收入初次分配 C.只包括收入再分配 D.包括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E.包括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及收入使用

36、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 C )。

A.劳动报酬 B.营业盈余 C.增加值 D.政府税收

37、 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是( B )

A.增加值 B.营业额盈余 C.初次分配总收入 D.可支配收入

38、 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 B )

A.初次分配总收入 B.可支配收入 C.增加值 D.营业盈余

39、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 A )。

A.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B.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C.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40、 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C )。

‘A.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B.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C.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D.再分配关系

41、 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 A )。

A.第Ⅰ象限 B.第Ⅱ象限 C.第Ⅲ象限 D.第Ⅳ象限

42、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 D )。

A.资金流量表 B.资产负债表 C.国际收支平衡表 D.投入产出表

43、 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 C )。

A.经常项目 B.资本和金融项目 C.净误差与遗漏 D.储备资产

44、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B )。

A.二次产业分类 B.三次产业分类 C.四次产业分类 D.一次产业分类

45、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B )

A.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B.SNA C.MPS D.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46、 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 B )

A.法人 B.常住机构单位 C.产业机构部门 D.企业

47、 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 D )

A.工业部门 B.建筑业 C.金融业 D.农业部门

48、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 B )

A.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 B.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C.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 D.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49、 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的是( B )

A.财产收入 B.所得税 C.生产税 D.劳动报酬

50、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 B )

A.营业盈余 B.中间消耗 C.劳动报酬 D.生产税

5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 C )

A.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 B.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C.大型机床更新 D.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52、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

A.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C.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D. E.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53、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 A )

A.存款利息 B.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 C.贷款 D.彩票中奖

54、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 C )

‘A.居民购买住房 B.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 C.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D.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

55、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 C )

A.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B.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 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D.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

56、 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 A )

A.土地 B.公海 C.厂房 D.债券

57、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C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B.大于 C.小于 D.等于

58、 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4000亿元,负债总额为45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 A )元

A.3000 B.2000 C.6000 D.500

59、 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A )亿元。

A.1600 B.5600 C.3600 D.1700

60、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A )亿元

A.1000 B.2000 C.5000 D.1100

61、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

A.交通运输业 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科学研究事业 D.畜牧业

62、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 B.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 C.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 D.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

63、 以下哪一项应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 C )。

A.从国外借款 B.收入性经济行为 C.进口 D.出售手持国外证券

64、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 A )

A.营业盈余 B.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C.最终消费 D.资本形成总额

65、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 D )

A.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 B.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 C.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 D.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

66、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 A )

A.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 B.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 C.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 D.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

67、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C )。

A.基层单位 B.产业部门 C.机构单位 D.产业单位

68、 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关系更密切的人口现象是( A )。

A.常住人口 B.新出生人口 C.总人口 D.现有人口

69、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 A )或国民收入/原始收入

A.初次分配总收入 B.可支配收入 C.增加值 D.营业盈余

70、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A )

A.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B.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C.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 D.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71、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 C )。

A.该项目贷大于借 B.该项目贷等于借 C.该项目支大于收 D.该项目收大于支

72、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A )的数量。

A.中间投入 B.最终产品 C.总产品 D.最初投入

73、 资本账户的初始流量是(B、总储蓄)

74、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是( B )

A.负债和净值 B.资产负债差额 C.资产 D.负债

75、 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 D )。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经济资产 D.金融资产

76、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 D )

A.金融账户 B.重估价账户 C.资本账户 D.资产数量其它账户

二、多项选择题(5题20分)

01、 各机构部门中具有消费职能的部门有( CDE )

A.非金融企业 B.金融机构 C.居民 D.政府 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02、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积累账户包括( ABCE )。

A.资本交易账户 B.金融交易账户 C.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 D.对外经济交易账户 E.重估价账户

03、 计算工业总产出时应包括( ACDE )

A.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 B.上期存储的成品价值 C.半成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 D.在制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 E.工业性作业价值

04、 确定劳动力资源总数的人口条件是( AB)。

A.16周岁以上 B.具有劳动能力 C.无劳动能力 D.不被约束和管制 E.服刑人员

05、 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记录的项目包括有( ABE )。

A.劳动报酬 B.生产税净额 C.社会缴款 D.社会福利 E.营业盈余

06、 收入形成账户所核算的收入与( B )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A.生产账户 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C.收入再分配账户 D.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07、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CDE )

A.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B.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C.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D.无论是否存在统计误差,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都等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E.若存在统计误差,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不等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08、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 ABCE )

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 C.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D.大型机床更新改造 E.设备的普通保养

09、 下列哪些产业包括在我国三次产业分类的第二产业类中( B C )

A.部队 B.发电厂 C.建筑公司 D.铁路运输 E.渔业

10、 下列收入项目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 ABD )。

A.劳动者的货币工资 B.劳动者的实物报酬 C.劳动者获得的侨汇收入 D.生产税减生产补贴 E.居民储蓄的利息收入

11、 下列需要记入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项目的有( ACDE )

A.某地区由于修公路占用耕地100公顷 B.某地区将一批沙漠荒地建设成经济林 C.某单位因遭遇特大水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D.某单位由于债务人破产而无法追回债务人所欠的债务 E.某单位由于价格变化,使其所持有的资产增值200万元

12、 下列属于金融交易项目的有( ACD )

A.某户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00元的保险 B.某户居民购买股票后年底获得分红3000元 C.某户居民购买了2.5万元的国债 D.某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元 E.财政部门向民政部门拨救济款3000万元

13、 在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经常账户包括( ACE )。

A.货物和服务账户 B.重估价账户 C.生产账户 D.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 E.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

14、 在下列各金融资产项目中,属于金融机构负债的是( ABE )

A.通货 B.存款 C.贷款 D.证券 E.保险准备金

15、 资本转移的内容包括( ABCDE )

A.资本税缴纳 B.政府对国外拨付的固定资产实物 C.各单位间的巨额赠予 D.各单位对非营利机构固定资产形成的特大捐赠 E.国际间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取消的债务

三、判断题(10题20分)

01、 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社会总产值。X

02、 工业总产出是按"工厂法"计算的,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工业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但在工业企业之间可以重复计算V

03、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X

04、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形成各种交易都会影响到一国当期资产总量的变化。X

05、 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X

06、 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X

07、 经济循环账户体系中,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重估价账户都属于积累账户。V

08、 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和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X

09、 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劳动者的实物报酬及劳动者获得的侨汇收入都可以记入国内生产总值。X

10、 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X

11、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X

12、 企业自制设备包括在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核算中,属于非市场产出但可以按市场价格进行估算。V

13、 如果国外某企业04年6月份在我国经济领土内创建了一个子企业,则我国在04年底进行常住单位数目统计时,该企业不应该计算在内。V

14、 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指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门的产品价值,后者不包括。V

15、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中间消耗X

16、 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X

17、 收入初次分配核算记录了与生产有关的收入,收入再分配核算记录了与生产无关的转移性收入。V

18、 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储蓄。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X

19、 同企业资产负债分类主要着眼于企业经营过程相比,而新SNA资产负债分类主要着眼于资产性质。V

20、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投入产出表第Ⅱ象限的宾栏为最终产品。V

21、 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Ⅱ象限。X

22、 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都有双重意义,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品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X

23、 一个企业(机构单位)某一时期的总产出,从使用角度考察就是该时期的销售额和存货价值。X

24、 原始收入核算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第二步,该项核算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增加值中各项生产要素收入的形成。X

25、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X

26、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X

27、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核算生产成果时,市场产出应记入总产出,非市场产出不计入总产出。X

28、 在通货、存款、贷款、证券及保险准备金等金融资产项目都属于金融机构负债。X

29、 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18200亿元。V

30、 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和政府拨付给科教文卫部门的经常性经费都属于经常转移。X

31、 直接消耗系数会受影响它的因素变化而变化。V

答案有错

上一篇:《资源与运营管理》最新网考题库(二)1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本)》网考期末复习(按章节)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