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②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2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通过_______________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3)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过程的实验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入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激素,前者的作用主要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制备人工种子,则需培养至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取出包裹上人工种皮。利用人工种子繁殖后代属于_________。
【答案】(1)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3)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
(4)胚状体(或丛芽) 无性繁殖
【解析】(1)植物细胞融合常用的促融剂是聚乙二醇(PEG),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可用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3)④、⑤过程分别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生长素类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细胞分裂素类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出不定芽。
(4)人工种子需用胚状体(或丛芽)包裹上人工种皮,属于无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