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呢?是校园的课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是赛场的呐喊声,还是父母的叮嘱声?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牵动内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宇的记叙文。
【答案】牵动内心的声音
比翼鸟失去了伴侣就好比折断了一只翅膀般痛不欲生;一句对至爱的人的问候,无人回答,那内心深处孤独的呼喊更是拨动我的心弦 。
------题记
一天清晖霞影映入水晶链,春风唱着歌儿,把那一篮子的绿意洒向大地,湖面上的冰开始渐渐融化了,盛开的小花偷偷地告诉我:“看,春,她来了。”“悦儿,又见枝头吐新芽了,该去看看我们家老头子了。”奶奶饱含欣喜地向山的那边望去。
踏着混有泥土气息的青石板,拨开那繁密的枝叶,刹时间闯入那片宁静的土地-----爷爷安眠的地方。每当季节交替之际,奶奶便会带着我来看看爷爷,跟他叨叨家常,减少老头子的寂寞,静默地站在爷爷的坟前,轻轻地抚摸着那冰冷的墓碑,用心去感受老夫老妻之间的对话,回忆他们那温馨快乐的过去。
“老头子哎,今儿我们给孩子们弄点啥啊?要不来个满汉全席?”奶奶坐在摇椅上不停地翻动着那本已经泛黄的菜谱。“老婆子,要不我今个就露两手,来个七菜一汤咋样?”爷爷放下手中的报纸搀着奶奶的胳膊向厨房奔去,记得以前每天下午,他们都会一唱一和地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晚餐。而如今爷爷的坟前摆着是奶奶做的小菜,虽然香味依在,但少了一种味道----叫幸福。
“两情若是长久时,老头子,快接下一句啊!”奶奶调皮地笑着说。“好好好,又岂在朝朝暮暮。我说老婆子,我们都老大不小了,干吗还对这种情诗?”“去去去,你个老古董,懂个啥?这叫返老还童,再说我还没老呢!”奶奶像个黄花闺女般坐在梳妆镜前喃喃道。爷爷也不失绅士风度,拿起一把经过岁月几番雕琢的木梳慢慢地帮他的心上人梳理已花白的发丝,望着镜中这个与自己共度一生的女人不禁笑吟:“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杯,月移花影约重来。”
晚霞照得满屋子红彤彤,暖洋洋的,一幅温馨的画面顿时嵌入了这个美丽的黄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奶奶那颤抖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此时她双眼已浸满泪花,她微笑地把手中的那束鲜花放在爷爷的坟旁,把他的“家园”点缀地花香弥漫。
远去的飞鸟永远牵挂的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惦记的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时时思念的还是家,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真情。但是爷爷奶奶之间那点点滴滴幸福的对话才是最牵动我内心深处的声音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首先解读命题。“牵动内心的声音”,审题目里的关键词,“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内心深处”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声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篇文章应表达对所写的声音的怀想、由衷赞美等感情。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声音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这道题选材宽广,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相关就行,从正、反、实、虚各个角度立意均可。从文体来看,材料要求写作记叙文,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从行文构思来看,考生可以先思考“声音”来自何处,可以是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如风声、雨声、燕子呢喃声、小麦拔节声;可以是人的声音或社会的声音,如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的琵琶声、如怨如慕的洞箫声,然后思考这些声音里,哪些是最触动内心的引发你无限遐思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让你动了真情,感受至深?
参考立意:
家庭的声音,如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叮嘱;校园的声音,如读书声、课铃声、老师或激情或柔和的讲课声;与自己兴趣爱好有关的声音,如钢琴师、琵琶声;来自自然界的声音,如花开的声音、小草钻出泥土的声音、柳树发芽的声音;无形的声音,如强国之呼唤,爱国之呐喊,保护自然珍惜生命的呼唤。
素材:
唱了十数句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初时所奏和绿竹翁相同,到后来越转越高,那琴韵竟然履险如夷,举重若轻,毫不费力的便转了上去。
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又是一个炸雷--好响!犹如千军万马一样浩荡的声势,瞬间震慑住了天地!那低沉却又响亮异常的雷声,正如一柄直射人心黑暗的锋利宝剑,让人心里的黑暗无处躲藏!“轰隆隆”狮子一样威风的低吼,寺庙大钟一般的辽远,这是大自然里最威风的声音,是万物反抗的庄严宣誓!轰隆--又是一声炸雷!恍惚间似乎见到了一群浩浩荡荡不断低诵的勇士们从天际涌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