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人们常说“诗言志”,这首诗表现得最为明朗,全诗以“____”字总领,借景抒情,“歌以咏志”,表达了作者的博大胸怀,使全诗充满了______的情调。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成功运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请你选择一种写法,结合诗歌内容加以阐释。
【答案】【1】观苍凉慷慨
【2】诗中作者成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如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要联系作者的身份和诗歌的内容,本诗题目是“观沧海”,诗句写的是“观”的内容,故全诗以“观”字统领。全诗前八句写了苍凉壮阔的景象,“日月之行”四句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表达了作者的壮志雄心和宏伟抱负,故全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的。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提示了从“动静结合”或“虚实结合”的角度入手。如从动静结合角度入手,先找出动静与静景分别对应的诗句,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如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入手,先明白虚实的内涵,“虚”即作者想象之景,“实”即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如“水何澹澹”六句是实写眼前景,“日月之行”四句是作者想象的虚景,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