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主题归纳。
【2】下面的诗句描写了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 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使我们领略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答案】【1】通过描写大海壮丽的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3】C
【解析】【1】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豪迈自信的性格,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伟抱负。
【2】欣赏诗句。提干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有动有静的角度进行分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分别刻画了海岛、大海壮观的景象。为下文的直抒胸臆做了很好的铺垫。
【3】C项“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